找到相关内容714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又“生”又“活”的生活禅

    又“生”又“活”的生活禅   近几十年来,面对种种挑战和社会人心的种种问题,不少佛教界大德在探索应机弘法的路途中,共同认识到浓缩了印度佛学精髓、最具中华文化风格的祖师禅,是最当现代人机宜的法门,佛教振兴之机,端在禅宗。太虚大师曾说过:“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,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,而仍在乎禅。”而振兴禅宗,必须对元代以来日趋衰颓的山林禅、丛林禅、文字禅、狂禅作一番整顿改革,着力解决好禅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0968282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?

    光明识的修法,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。  二、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,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,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。唯识学研究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见,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,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,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;六祖《坛经》解说事理契合中观,但後期禅家轻视经教,虽言重理,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“理”,也很难说清是什麽样的“理”。现在的汉传佛教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468821.html
  • 圆测唯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

    形成了法相宗,为大慈恩寺的窥基一慧沼一智周所继承,形成正统。圆测受到这个正统振的严重排斥。据说,在他的唯识思想中有许多观点上的差异。换言之,这也说明了圆测唯识思想的独特性。西明系在圆测以后,由道证——太贤所继承,形成新罗唯识的主流,后又传人了日本,对善珠(723~797年)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  圆测的思想从章疏名称来看,是以法相唯识为中心的,但其范围已扩及般若、弥勒、弥陀、三论及小乘教学诸论。以...

    (韩国)金洪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369637.html
  • 梁漱溟:忆熊十力先生

    、朱谦之两人求学内院。朱未久留即去;王则留下深造,大有成就,后此曾名扬海外南洋云。   我入北大开讲印度哲学始于1917年,后来增讲佛家唯识之学,写出《唯识述义》第一第二两小册。因顾虑自己有无知妄谈之处,未敢续出第三册。夙仰内学院擅讲法相唯识之学,征得蔡校长同意,我特赴内学院要延聘一位讲师北来。初意在聘请吕秋逸君,惜欧阳先生以吕为他最得力助手而不肯放。此时熊先生住内学院约计首尾有三年(1920-...

    梁漱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5780817.html
  • 河南脊梁:从埋头苦干到舍身求法

    分歧,他选择的也是西行求法的道路,希望在印度能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。玄奘带回并译出大量经典。组织法相唯识理论,而有法相宗的创立。   玄奘13岁出家。贞观三年(627),从长安(今西安)出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482162.html
  • 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》序

    法相唯识学,空前创作大著百卷《瑜伽师地论科句·披寻记》竟,晚年依据瑜伽真了义教,注解此本般若未了义经。融通性相,会归中道,口授为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》、《浅解》,董绍明居士亲承...若是佛母,大悲是佛祖母。”行莫妙于般若,学莫精于唯识。烦恼生自所知,生死由于分别。清净居士以唯识妙义巧解般若,圆通性相,离言悟意,无分别智证得转依,可谓直指奘师心法矣!   法性绝言,有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1084342.html
  •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

    《指月录》、《弥陀疏抄》等中国传统佛学经论。而他最早接触到法相唯识学著作的时间为1907年。是年夏天,太虚从永丰寺来到天童寺,听道阶禅师讲《楞严经》,闲暇时“从道老受《相宗八要》及《五教仪》,于教义乃...1924年11月)、《阿陀那识论》、《论法相必宗唯识》(1925年8月)、《现实主义》(1927年10月)、《佛陀学纲》(1928年8月)等。这些文章、讲录大多收入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《法相唯识学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3941766.html
  • 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

    考据方法与国外的历史学方法研究国学。而此时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,原已佚失的法相唯识宗文献从日本回归,也激发了有关学者整理和研究佛典的兴趣和热情。在这个阶段里,研究中国佛教取得重大成果的有代表性的学者是...佛教典籍的整理越来越被重视,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  三是法相唯识学的研究。自杨仁山从日本引回法相唯识学的典籍以来,一时在僧界和学界激起了法相唯识学研究的热潮。南京支那内学院、北平三时学会和武昌佛学院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4755604.html
  • 上海佛教发展的特点

    进步。  7注重法相唯识学的研究  近代上海的佛教界(包括僧人和居士),虽都融通各宗思想,不拘于一宗一派,但一些著名佛学者对佛教理论的研究,大都注重法相唯识之学。所谓“宗教法相,行在弥陀”。一代佛学大师太虚,是举世公认的法相唯识学专家。他在上海创建的觉社,主要弘扬法相唯识之学。他先后在该社讲了《八识规矩颂》、《百法明门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等许多法相宗的基本论典。当时上海的《神州报》曾为此发表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83061359.html
  • 欧阳竟无大师墓礼瞻记

    遂使各宗并盛,成一时大观,成就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全面复兴。   杨老居士说,法相唯识学“诚末法救弊之良药也。参禅习教之士,苟研习此道而有得焉,自不致颟顸佛性,儱侗真如”(杨仁山《十宗略说》)。遵老居士遗教,欧阳竟无因应时机缘,高扬法相唯识之学。支那内学院一创立,欧阳便作“唯识抉择谈”,而听者潮聚,群情踊跃,一时社会精英多知有此唯识之学,竟以谈论唯识学...

    肖永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4838918.html